(2) 作为一家外部收购来的公司,如果Vine难以把控怎么办?
(3) 依靠整合外部资源来拓展或弥补自身能力,从长远来看是否仍然有效?
综合考虑这些风险之后,Twitter提前采取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进行应对。
对于第一个风险,Twitter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在收购之后,动用自己的资源把Vine“捧红”,让Vine迅速成为市场的爆款,这对于拓展用户、应对竞争、提升自身品牌都有好处。
对于第二个风险,Twitter采取的措施是,通过在业务管理、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调整,一步步加强对Vine的掌控,让Vine逐步纳入自己的生态体系,按照自己的规划和要求去发展。
对于第三个风险,Twitter采取的应对措施,不仅展现出了独到的战略眼光和强大的策略思维能力,而且后来事实也证明,这正是Twitter的精明之处。作为一家拥有创新基因的互联网企业,Twitter不会甘于让别人来左右自己的命运,它不仅有意愿而且也有能力来掌控自己的未来。Twitter深知,靠整合外部力量来补充自身能力的做法只能是权宜之计,只有真正打造属于自己的视频业务能力,才是唯一的出路和核心竞争力。
所以,Twitter其实在最开始就坚定了自主开发的短视频业务的策略,只不过这需要时间和技术协同,而收购Vine不仅赢得了时间窗口,也能够从中获得技术支持,因此收购只是最终打造自身能力的一种手段和策略,是实现目标很关键的一步,但不是终点。
至此,Twitter收购Vine的策略已经比较清晰:以收购为手段,迅速将短视频业务补充到Twitter平台上,达到拓展业务、吸引用户、应对竞争的目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收购为自主开发短视频业务争取时间,待时机成熟之后,再推出自己的短视频应用。这套做法是一个组合拳,可谓”一箭多雕”。
那么,Twitter到底能否将这个策略执行下去,并实现最终的目标呢?
四、商业运作
既然策略清晰了,那么下面要做的,就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策略逐步实施了。如果说策略是隐藏在背后的打法,那么在执行策略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各种商业行为,就是它的表现。因此,我们看到Twitter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快速收购Vine
Twitter的高管们似乎非常喜欢Vine,2012年10月,在Vine推出短短4个月以后,Twitter就以报价3000万美元收购了这家视频分享创业公司,此时Vine甚至还没有完成Beta测试,也就是说Twitter在Vine正式上线之前就完成了收购。
第二步:把Vine捧红,并同步开始自主开发
2013年1月,经过快速的内部整合和准备后,Twitter对外正式推出了短视频社交应用Vine。在Vine上线不到半年的时间,注册用户就已经突破 4 千万,在 Twitter 上的分享人气超越之前的Instagram,Vine也迅速成为 2013 年的爆款。如下图所示,在2013年Q1-Q3全球用户数增长最快的15个应用中,Vine排名第一,用户数增长率超过400%。
Vine的用户增量在同期超过其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