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你可以开始找第一批核心种子用户了。怎么找?
举个例子,知乎的产品属性是“精英”“分享”,它在早期寻找种子用户时,没有开放全量注册,而是向具有分享精神和专业知识等相对较高端的朋友发邀请码。前期大概邀请了200位用户,以国内IT、互联网创投圈的精英人士为主,其中创业者的比例较大——他们自带好奇宝宝属性,问题多又广,很自然就把很多东西串联在一起。获取了这些能产出高质量内容的目标用户,整个社区逐渐形成,“精英气质”“乐于分享”的文化氛围也开始沉淀。
2、用户研究:凭什么说你懂用户?
你看上的妹子被哪些人追过?哪些伎俩曾让她芳心大悦?哪些人又被她拉进了黑名单?竞争对手踩过的坑和流过的汗,都是活生生的教材,你发红包感谢他们都是应该的。因为通过了解竞品的思路、打法,你可以思考产品优劣势,扬长避短,寻找自身机会点以及突破口。
在腾讯,每一个产品功能都至少有一个正式员工去做用户分析跟调研,cosplay是必备技能——因为要扮演医生、间谍和客服啊。
当用户把问题建议反馈到support论坛,对应产品经理要及时回复,去诊断,去帮忙;平时要了解竞品的数据,小心翼翼,跟间谍没什么两样;如果用户直接找到我们,摇身一变做客服小姐,用户说什么我们听什么,因为——
产品从产生想法到规划、发布、运营,用户研究贯穿始终。用户的声音、想法、建议和意见,每一个产品、运营、开发都要实时关注。
用户分析太重要,所以产品经理前辈们发明了各种方法。
灰度放量:这是腾讯做得比较完善的。产品一个大版本首次对外发布前,先定给那些经常反馈意见的用户投放灰度用户号码包。根据产品体量大小有十万到一百万不等。搜集用户意见,测试产品性能,没问题后再放量到市场上。
可用性测试:腾讯有一个用户访谈体验室。用户看不见我们,我们可以看到他每一步操作,挺鸡贼的,也正是这样,我们才能看到用户使用产品的真实反应和需求
用户访谈:比如把用户请到公司一对一聊天;或者去用户家里,和他深入访谈;也会上街头拦访,去了解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这是最常用的。
在做用户访谈时一定要注意:了解用户(可能没有直接表达)的核心诉求,反推优化自身产品。
举个栗子:妹子生病了,男生的正常反应是:多喝点热水啊。
妹子的正常反应是:喝你妹的热水啊!
她的诉求是什么?生病了需要什么?需要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