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旦把目标瞄准新用户,真的想要做一些全新的尝试,可能豆瓣的最佳选择是放弃“豆瓣”这个名字。换一个名字,反而可以摆脱掉那么多老用户们的期望和束缚,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些事。
所以,也许豆瓣真的会在2016年上线一个名字不再跟“豆瓣”有关的第15个APP?
预言2、知乎将迎来一次大改版?
2010年下半年上线至今,知乎将迎来自己的第6个年头。
在自己的第六个年头,知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作为一个社区的知乎,经过一轮加速用户增长后,开始渐渐逼近了其自身产品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在2015年3月,知乎就已公开称,其用户数已突破1700万(仅仅在201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才只有区区40万),且目标是2015年年底达到5000万注册用户。
而以常理推断,在一个产品进入成熟期后,往往最有可能做的事情,是两件:要么是商业变现,要么则是自身价值挖掘&放大。
以知乎的团队基因和现状,他们几乎肯定不会选择前一条道路。
逻辑很简单,首先,知乎团队本来就没有商业化的基因;其次,刚刚接受了腾讯投资的知乎,账面上一定不会缺钱,不会面临太大压力;最后,腾讯战略投资知乎,看重的也一定不是知乎的商业变现能力,而是知乎的内容价值,所以,腾讯也没有理由要去助推知乎的商业化变现。
这样看来,知乎在接下来最可能做的,是自身价值的挖掘和放大。
而就像刚才已经提到的,知乎最大的价值点所在,是“内容”。
所以,回归到内容的层面上看,知乎在过去6年里,站内其实沉淀了大量高价值的内容。但这些内容的价值,其实并未能够得到最大化应用和体现。
具体来讲,知乎当前的内容组织和推送,是以“关系链+时间”为中心的。用户得到相关内容推荐和消费内容的入口,其实高度集中在自己的 Feed 流中。在社区中早期,这样的内容组织和推送逻辑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看到的内容都符合自己的喜好——如果我发现哪个推到我首页的内容不符合我的喜好,我大不了取关对应的那个人或话题就好了。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用户量的迅速增长,这样的逻辑慢慢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典型如——
早期知乎社区中其实是沉淀过大量优质内容的,但这些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埋了起来,不再能够被人看到。好比,知乎上2011年那些关于创业的内容和相关话题,假如放到今天来看,你能说它没有价值?但是很遗憾,现在对于普通用户们而言,已经基本没有什么途径可以去找到那些内容了。这样的状况,无异于知乎自己守着一座金山却不知如何变现。
而同时,随着社区的逐渐大众化,大众用户和中早期精英用户们的使用习惯可能也应该被区隔开来看待。大众用户可能更习惯于你给我挑选好内容,我来消费就好。而精英用户们则更加习惯于自己去甄别和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
所以,无论是为了挖掘自己站内内容的价值,还是为了服务好新的大众用户们,知乎可能都迫切需要对其站内内容进行重新组织,这种组织方式,很可能是高度以话题、专题、编辑推荐、事件等为中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