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梳理了这些内容之后,对别的公司有一个非常聚向和明确的内容定位。红色的三角形要解决的是人格化定位问题,在传播学中,它被叫做品牌三角/黄金三角,它非常的适用于任何企业或品牌定位分析。三个问题是回答你是谁,你为谁和为什么选你。
关于红色三角形,下面举联想thinkpad例子说明。
你是谁:thinkpad在十几年前被联想收购后(2005年收购),ThinkPad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却能够始终保持着一致的产品形象和调性,即thinkpad的定位是“thinkpad是pc、笔记本、商务笔记本中的引领者和前瞻者”。
你为谁:thinkpad定位为了拥有专业根基、能够持续进步、新钻研时代的知识工作者。
为什么选我:不谈功能,思考是thinkpad的DNA,thinkpad从不止步于思考,很适合知识工作者们使用。
第一步做完之后,我们就要把内容做好。在谈第二部分内容之前,先谈谈内容和产品的关系。内容和产品的关系应该用干柴烈火来形容。
首先,在下方的表格中,用户都有大我和小我两面:小我是指吃喝玩乐的物质层面,大我应该是追求情趣品味的精神层面。
与之对应的,我们的产品既要满足用户贪嗔痴的物质需求,同时又要从营销和内容的角度输出梦想,来迎合用户精神层面的享受。然而,明白了用户的需求,不等于能够输出用户喜欢读的内容。你必须向从了解用户需求到说出用户痛点这个方向做出跨越。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人是不会去关注一个企业的social media,如微信公众号、微博,除非企业给到用户一个好处。这个好处有两点,一个是有趣,另一个是有用。
因此,明白了这个用户痛点之后,我们来看看传播方式。
以前的传播方式在情感上倾向于说服用户来使用我的产品,告诉用户我的产品怎样的好。然而,现在的沟通侧重于“我知道你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即更加侧重沟通层面的东西。其中的原因是用户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远大于对实用性层面的追求。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社会化营销案例说出来的话比你的朋友还要贴心,都是先和你聊一聊、说一说家事,根本不谈我卖什么。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在对用户需要什么上把握得比较准,在这一部分是最有优势和最有发言权了。
第二步,做好内容
内容和产品需要双剑合璧。在左下图中,以前是洋葱式的从外向里剥(outside in):先是总结产品的卖点,然后再是创造产品的使用场景,最后是升华到用户的情感认同层面。
但是我们打动用户的不是从外向里的说法,也就打动说服用户的大脑,我们更重要的是说服用户的心。因此,我们的传播就要反过来,即inside out。先谈品味,一定要讲出符合用户阶层和请求品味的内容,再谈体验,这个体验要独特、要有场景、要有故事,最后才是谈产品的细节。
例如,一款健身的App,首先要谈“为什么越是精英阶层,越是喜欢健身”,然后谈“每天只要锻炼十分钟,就能够有人鱼线/马甲线”,最后谈“健身App是如何帮助你健身,有哪些特色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