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哪个行业,“内鬼”都如心窝之剑,最让人心寒,且最为致命。
“这里和利益走得太近,大多时候,是要和人性作战,”王晓婷因此设立了极为严苛的内控规则。甚至还背道而驰,修改行业中盛行的“提成制度”——客户经理的业绩,大比例和借款人的还款额挂钩,而不是只参考借款额。
“除此之外,还需要不停修改风控规则”,王晓婷称。就像一款游戏,如果及时地更新版本,那些作弊的外挂,就来不及开发。
在欲望和利益面前,只能利用强有力的制度,来捆绑人性的黑暗欲念。
04 最好的时代
骗贷成了互联网金融时代,难以规避的隐痛。
每次规则修改,风控提升,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骗贷者简直无孔不入。
王晓婷认为,可以借鉴银行模式:几家银行结成联盟,共享各家的欺诈数据,一家的损失,不会扩展到其他家。
银行的数据共享,是央行强制要求的,而互金行业还没有类似政策。
一些平台也曾高声疾呼进行“行业自律”,共享“黑名单”,但都雷声大雨点小。
“黑名单数据,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凭什么要与人共享,”大部分的平台,在权衡中往往被自身局限性击败。
另一方面,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很多平台在这场互金的盛世中,迷失了自我。
以前的银行信用卡风控,好歹还有面审甚至去工作单位实地调研;而互联网金融只需要在网上填写资料,就可放款。
两种风控维度,千差万别。
银行的坏账率尚且年年攀升,更何况互金平台?
而一些平台,为了短期的流量,常常放低风控门槛。
“我们给出的建议是,借贷人满600分才放款,然而很多平台为了冲流量,500分,甚至400分也放,”某征信公司的风控总监透露,行业正在用这种“亵玩”的方式,急速冲量。
冲量,自然是为了一份漂亮的用户数据,给VC投资人一个交代,也是为了下一轮融资的估值。
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有时让骗贷者都感到困惑——财大气粗的银行,对他们都如临大敌,而萌芽不久的互金平台,却对他们若即若离。
在互金的黄金时代,骗贷者也成为其中一环,他们是虚无泡沫,充盈这个繁华盛世;他们在人们欲念的罅隙中,吸允着时代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