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的商业化和用户基数存在互相促进又互相矛盾的关系。怎样使利益最大化,如何最大程度上保护用户,都是值得探讨的。如果商业化成功,找到了与用户之间的促进办法,就可以使产品良性扩张,并且可以使产品自身的改进获得积极动力,例如微信的普及过程。反之,如果产品在发掘用户需求方面做的不好,还变本加厉提高收费的话,流失用户在所难免。一些打着免费电话后来又收取会员费的App或开始免费后来收费导致用户数量大幅下滑的游戏等等,都是经典案例。那么,怎么去发现和处理这之间的促进和矛盾关系,是有办法可寻的。
一、扩大用户基数形成良性促进
无论一款商品的获利机制如何,尽可能大的受众群体是占绝对权重的。对于用户基数的争取每个企业都需要狠下功夫。扩大用户基数没有捷径可循,无论是什么App,制作质量和前期投入都会要求很高。举个例子,滴滴打车刚出来的时候为了吸引客户,凡是用这款产品的一开始都可以由商家代付车费,前期资金投入量有多大可想而知。一旦有了这个硬性基础,再发展用户数量可以说是顺利成章的事。
另一方面,App的用户扩张则更讲究人文及传播规律,需要很多良性促进的办法,年前的一些App会在春节、加班、雾霾这些话题里寻找用户痛点,从而觉得这款App其实跟用户是在一条线上的,而且急用户之所急。拿触宝电话来说,这其中包括免费时长的赠送方式,利用用户的趋利心理促使其安装等具有诱导性的病毒式传播。设计出一个好的传播模式和规则细节对产品的传播至关重要。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近的如春节期间支付宝的咻一咻,在方便用户的同时,抓住了受众的心理和需求,一举成功。
在扩大用户基数方面,产品需抓住相互促进的精髓,满足用户的需求,扩张起来就会呈链式增长。而下面的内容,则是怎样通过规避产品不足导致用户流失的做法,它是商业化进程中与用户的矛盾之表现。
二、迭代上线减少用户流失
用户的流失,任何一款产品不可避免。对于很多App来说减轻与用户矛盾的一个重要方式是用迭代模式去做产品,这种方法如今无论做游戏还是做软件都很普遍,其核心思想是不搞一厢情愿。与它对立的是闭门造车模式,按照设计者的想法一路走到底,不仅开发周期长、产品几乎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另外资金的回笼等方面也劣势明显,非大公司不可为。有代表性的例子如当年微软开发的vista系统,用过的人都知道它有多坑。
产品迭代式上线的优点是基于产品的不同功能窗口,边开发边运营,同时可以分析哪些方面受用户喜爱,总结出规律,从而使产品趋于完善。用户与开发的双方互动处于活跃状态,更能引导开发者做出合理的判断。互动反馈分人多和人少两种,分别用“大数据定位”和“最小粉丝”两种方案应对,值得有新产品上线的公司借鉴。
三、大数据定位形成良性运营
通过大数据的技术手段来做到精确定位,将用户的其他使用习惯统计分析,合理投放广告,节省广告方开支并且增大了广告的有效几率,给广告方足够的信心来合作投入。同时针对型的分析也有效降低了用户的反感程度,提高了App在用户手机上的生存率。这样也就保证了产品运营模式有土壤可扎根,从而形成良性运营。
拿触宝电话来说,它会根据自己大数据中心的计算。将用户特性分类,把不同类型的广告投放给有需求的人。不对用户进行广告狂轰滥炸,影响用户使用产品的体验,同时也能更精确的投放,提高成功率。
商业化道路上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我们来卖一款商品,每提高一点价格就会丧失对应一部分顾客,怎样去经营使利益最大化,相信上面的办法已经足够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转载自创业邦,作者:触宝CEO王佳梁 】